2024年是稀土行业持续调整的第三个年头。从政策端看,2024年对稀土行业而言却是个“大年”。作为战略小金属,受地缘政治、供需关系影响,今年以来稀土价格的走势波动频率加大。在此背景下,稀土企业的业绩进一步下滑。与此同时,2024年稀土指标的增速在放缓,但产业整合的步伐仍在加速。
今年1月,广晟有色实控人将由广东省国资委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,国内稀土行业“一南一北”格局加速演进;10月,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,标志着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正式投入运行……这些激荡的故事,注定将在中国稀土产业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。
“震荡”中的稀土行业后市走势如何?
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12月27日,稀土价格指数为163.5点,较年内1月2日最高点198点跌去17.42%。现货市场方面,12月27日氧化镨钕市场均价为39.8万元/吨,较年初(1月2日)44.3万元/吨的价格下降10.16%;镝价则已至今年新低160万元/吨。
谈及稀土行情,中国稀土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指出,2024年,受市场环境、行业供需周期等因素影响,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在第一季度呈快速下行走势,第二、三季度在相对低位呈波动变化。进入第四季度,部分稀土产品价格有所回暖。
“原料端,2024年国内稀土开采指标增速回归合理范围,全年开采总量指标同比增幅仅为5.88%;进口矿美国金属矿持续缩量,缅甸矿格局暂未明朗,进口受阻较大,整体进口趋势较往年增幅同样有所收窄。需求端,今年整体需求较往年仍有增长,体现在毛坯产出量同比上扬,但中高端应用领域随着市场饱和度增加,整体增速有所放缓,市场依旧处于供过于求阶段。价格端,今年全年价格走势表现为低位窄幅震荡,整体价格走势相较于去年高低价差有所收紧,走势更为稳定,预计后市主流价格振幅将持续收窄。”上海钢联稀贵金属事业部稀土分析师李聪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。
在李聪明看来,2025年稀土价格走势或将优于今年的行情。从下游需求来看,中高端领域订单仍有部分增量,但预计增幅会小幅放缓。
富宝资讯稀土分析师魏凯莉告诉记者,相较于2023年,今年稀土行情相对平稳,氧化镨钕整体围绕40万-45万元/吨的价格上下徘徊。展望后市,魏凯莉预计2025年稀土市场将延续今年的弱稳震荡行情,涨跌空间均不大。
“根据我们在赣州的调研,龙南地区的稀土企业有望在明年第二季度恢复正常生产。需求方面,明年新能源领域需求有望持续增长,机器人是另一个新兴的方向。“魏凯莉称,从往年发布的稀土指标来看,增长已成为惯例,加上下游需求表现尚佳,预计明年稀土指标继续增长的可能性较大。
另据“SMM稀土”公众号12月26日发布称,随着缅甸水果已经运往国内,预计缅甸矿进口也将于月底或者下月月初进入国内,进而带来供应的增加。
亏损下,稀土产业整合的步伐加速
从业绩来看,2024年前三季度,几大稀土巨头中仅厦门钨业(600549.SH)的净利润实现了正向增长,但公司营收却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。
稀土业务板块,前三季度厦门钨业稀土业务营收32.03亿元,同比下降18.25%,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,以及原稀土冶炼分离业务本期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影响;利润总额为1.8亿元,同比增长61.92%。
同期,北方稀土和盛和资源营利双降,前者净利下跌七成,后者净利下跌四成,主要原因是稀土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导致毛利减少;中国稀土、广晟有色、包钢股份分别净亏损2.03亿元、2.76亿元、5.16亿元,其营收降幅分别为45.03%、43.85%和6.94%。可见,前三季度稀土巨头亏损的比例达50%。
记者注意到,2024年北方稀土生产经营主要目标是实现营收430亿元以上、利润总额43亿元以上。财报显示,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、利润总额分别为215.6亿元、10.04亿元。据此计算,前三季度公司营收、利润总额分别仅完成全年目标的50.24%和23.35%。
另一方面,今年北方稀土稀土产品产销量再创新高。公告显示,前三季度公司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2.95%,稀土金属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9.46%,稀土功能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1.35%。
出现亏损的三家企业中,包钢股份独占白云鄂博矿的稀土精矿资源,并销售给唯一客户北方稀土。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亏损5.16亿元,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6.25亿元。要知道,上半年公司还是盈利1.08亿元。